【文、圖/Tony提供;日期:2010.04.02(寫於2010.04.11)】

今天前來坪林旅行,遊完觀音台步道,我來到了坪林老街,造訪保坪宮。坪林神社拆除後,神社遺跡如石獅子或石燈籠,最有可能的去處,應當是鄰近的這座廟了。

但我猜想在保坪宮尋見坪林神社遺物的機會並不大。幾年前,我就曾造訪老街上的保坪宮,這間廟雖然歷史悠久,但歷年來整修,外觀已成新廟,並沒有保留什麼舊物,恐怕也不會收留或保存坪林神社的任何遺跡了。

果然如我所料,在保坪宮沒有發現坪林神社的遺物。廟旁鄰馬路邊,躺著一根舊廟舊石柱及數個石柱礎石,用來做為護欄及盆景而已。

保坪宮建於清同治元年(1862年),是坪林地方的信仰中心,坪林老街就位於保坪宮廟前,建伸約一、兩百公尺,這裡曾是坪林最繁榮的商業街。如今老街上的老房子多已改建或翻修,僅剩老街入口處有兩、三棟閩南式的石頭瓦厝仍保存古貌,為老街主要的特色建築。

傅宅百年三合院(坪林68號)
保坪宮廟後小巷口,豎立一塊「百年三合院」的指標,於是轉入這條小巷尋訪三合院。不久來到附近的傅宅三合院古厝。古厝旁的登山步道,就是水柳腳步道的支線,可登往山上雨量測站旁步道最高點的涼亭。

傅宅三合院正廳屋牆以石材堆砌,各式石頭色澤交映,石牆與石窗,頗見古樸美感,只可惜屋頂已翻修,採用新式塑化建材,取代了傳統的屋瓦。屋頂是這一、兩年才改建的。對照屋前路旁導覽解說牌上的三合院舊照片,不禁讓人感到惋惜。

若依傳統古法修繕古厝,必然所費不貲,屋主選此建材,想必有其苦衷。而坪林鄉公所雖手握行政資源,卻未必能夠使上助力。房屋列為古蹟,由政府補助修繕,屋主未必願意;而鄉公所若補助私宅修屋,則又有圖利之嫌,公務員孰敢為之?也是兩難,只能眼見老屋添了不合宜的新裝。

從傅宅合院走出來,沿著巷道,來到了坪林國小,參觀校園內一棵接近百年的台灣油杉。昭和8年(1933)時,坪林公學校一位小學生在茶園發現了一棵奇特的 小樹,經過老師鑑別,發現是一棵罕見的台灣特有樹種台灣油杉,於是將小樹移植於校園內。如今已是幾層樓高的大樹了。台灣油杉,生長緩慢,因此樹幹徑圍不 大,與校園內的其它老樹茄苳、楓香等相較,並不特別的醒目。而我在坪林倒吊蓮台灣油杉保護區曾見過更高大的台灣油杉,因此就不覺得坪林國小校園內這棵台灣 油杉有特別之處了。

坪林國小也是百年老校,始創於明治38年(1905),最初為「深坑公學校坪林尾分校」 ,至明治43年(1910)才獨立為「坪林尾公學校」 。如今學校的校舍都已改建,已無百年老校的景貌。

坪林橋舊橋,坪林唯一的歷史古蹟
逛出老街,來到了坪林橋舊橋。這座橋樑建造於明治43年(1910),曾是台北宜蘭之間交通往來所倚重的橋樑,舊橋一直使用至民國88年(1999),才真正的退休,改規劃為專供人行的徒步區。如今更被登錄為縣定歷史古蹟,也是坪林鄉唯一的歷史古蹟。

舊橋跨越的北勢溪兩岸,設有觀魚步道。我從舊橋旁拾階而下,沿著河岸,走往水柳腳商圈,沿途觀賞水中魚兒悠游。來到親水吊橋,過橋後右轉,續沿著溪岸步道,走往逮(魚+逮)魚堀溪觀魚步道。

一路所見,淺潭溪流,魚兒逐波,銀肚擺尾,隨水波閃映。觀魚步道既平緩,又寬闊,是一條人行步道,同時也是自行車道。

繞過坪林汗水處理廠,來到了北勢溪支流的逮魚堀溪,這裡新建了一座景觀橋,跨越逮魚堀溪。站在橋上,眺望上游溪水,遠山近水,河岸茶園,山川之美,使人心情舒展。

過橋後,左有鄉間小路走往逮魚堀社區,取右行,仍沿著溪岸漫步,欣賞河岸茶園及溪流景色。此地處兩溪交會處,河面寬闊,溪石散佈,有小徑可下至溪床。惟雨後溼濘,不宜下溪戲水。

不久,來到步道終點的福德宮。廟旁有自行車道可通往渡南橋,續接金瓜寮產業道路的自行車道。由此步行至渡南橋,大約還須20分鐘的路程。

我從福德宮前的鄉間小路,逛往附近的逮魚堀聚落。雨後,已有農民外出,勤勞的坡地忙著農事。不久,遠遠望見一間典雅的三合院古厝,令人眼睛一亮。

來到庭前,古樸的門額寫著「版築流芳」,原來也是傅姓人家的古厝。門額及石鐫的門聯,古樸典雅,更勝過坪林老街保坪宮後巷內的傅家三合院古厝。

版築流芳的門額下,門聯橫幅寫著「商之柱國宋之中書」,一棟鄉間的三合院,門聯句法卻不平凡,驕傲的訴說源遠流長的世系。傅氏以中國商朝時的名臣傅說為祖先。傅說很有名,是因為孟子的名篇提及:「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台灣的青年學子都曾背過這篇文章。

我在傅家三合院門庭參觀拍照時,屋裡走出一位老婆婆,好奇問我來意。我點頭致意,並問老婆婆是否姓「傅」,話到嘴邊時,才發現自己不知「傅」的台語應如何發音,只好直譯,老婆婆答說:「我不是姓ㄈㄨˋ,是姓『布』(台語)。」這才知道,原來「傅」與「布」的台語同音。

順便向老婆婆求證「逮魚堀」的發音,果然沒錯,當地人將「逮」(魚+逮)唸成「呆」,「逮魚」就是呆魚(台語),閩南人稱鯉魚為呆仔魚,昔日移民來到此地,看見河中水潭有鯉魚群聚棲息,因此稱此地為「呆魚堀」。

向老婆婆道別,前行沒多遠,來到了逮魚堀的信仰中心「協德宮」。協德宮廟牆碑文提及傅家先祖於光緒年間,由福建泉州府安溪鄉夥同鄉人來台,從雞籠上岸,一路跋山涉水,落腳於坪林的逮魚堀。

碑文還提及,早期漢人來此拓墾,原住民常出草殺人,有一次原住民在山頭眺覽,望見逮魚堀有千軍萬馬操練,於是驚慌而逃,從此不敢再接近此地。庄民認為是關聖帝君顯靈庇佑。為叩謝神恩,庄民捐資募款,創建了協德宮,以祀奉關聖帝君。

關聖帝君是否真的顯靈,嚇退了原住民?事實真偽,無須深究。這類神話故事,大抵反映了拓墾時代新移民與原住民之間的土地紛爭。對此歷史往事,常使人心情處於兩難。我的歷史心情並不全站在關公這邊。

逮魚堀溪觀魚步道。
協德宮在十年前改建,如今已是新廟模樣,古味無存。離開協德宮,續行一段馬路,看見往逮魚堀溪觀魚步道的指標。循著指標,經過茶園,又接回到觀魚步道,沿著河岸,走往景觀橋,再返回親水吊橋。

這幾年來,坪林封溪護魚有成,沿途可見溪中魚群頗多。遙想當年,移民來此拓墾,逮魚堀溪豐饒的魚群資源,必然成為農民補充肉類蛋白質的主要營養來源。地名用「魚+逮」字,取代「呆」字,而此字形亦有逮魚之意,傳神的傳達了當年溪岸人家的生活景象。

我在站逮魚堀溪岸,凝望水中魚兒,當年此地魚群滿溪,應可用「千軍萬馬」來形容,焉能不起紛爭?

詳細旅行地圖

【文章來源: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OT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