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於是今日一行十餘人,橫跨四代的親子團,浩浩蕩蕩的來到烏來。上一次走 加九寮步道,已是五、六年前的事了。這條全長2.1公里的步道,全程走於北勢溪溪岸的林蔭裡,步道既寬闊,又平緩,的確很適合老年人及小朋友行走。
今天走這條步道,感到輕鬆自在。這幾年來,帶著我家小東出遊,有如倒吃甘蔗的滋味,孩子還在一、兩歲時,須背在揹架上,如負重旅行;而兩、三歲時孩子雖能 走路,但胡衝亂撞,不聽使喚,常令人捏冷汗,最為辛苦;到如今孩子四、五歲,體漸壯,步伐穩,能行遠,只要選對步道,則孩子已能自行其道,只須稍為留意即 可,出遊的心情自然能夠自在許多。
今天我家小東與年齡相近的大姊孫子皓皓,一路跟著我走在前面,擔任先鋒,不但不太需要我操心,若遇路旁坑洞時,還能複誦我的指令,大聲提醒後面隊員們小心通過,儼然已有小嚮導的架勢。
|
烏來輕便鐵道歷史可以追溯至日治時期。大正10年(1921),日本三井會社進入烏來開採森林;昭和3年(1928),三井會社修築了新店至烏來、桶后、 福山的輕便鐵道,以運送木材下山。初期,採人力推動台車,後來才改行駛機動式小火車(俗稱三分仔)。直到後來龜山通往烏來、桶后、福山的汽車道完工,載運 木材的任務才改由卡車執行,台車軌道才功成身退,陸續拆除。
加九寮步道是昔日的輕便鐵道,算來已有八十年以上的歷史,也可算是一條運材古道了,而至今步道沿途仍可看見台車道隧道的遺跡。有的隧道已荒廢半掩,其中一座隧道仍在使用,成為加九寮步道的一部份。
步道一路平緩好走,沿途景致亦優美怡人。步道或經頁岩岩壁,可觀察剝落如薯條的細細岩片;或偶遇小橋溪澗,有清涼山泉可洗臉拂面;開闊處,則可眺望北勢溪溪谷或烏來壩阻溪成潭如翡翠般的湖色美景。一路走來,舒適而怡然。
|
在烏來商店街用完餐,親子團走攬勝大橋過河,繼續向烏來瀑布區挺進。過了橋,橋頭對面馬路就是烏來台車站了。
烏來台車行駛至瀑布區,路長1.6公里,全票50元。對小朋友而言,坐台車新鮮有趣,而對大人來說,可算一趟懷舊之旅。烏來台車的歷史悠久,民國45年 (1956)就開始營運,是許多台北小朋友的共同回憶。早期的台車是採人力手推車,民國63年(1974)後來才改為機動台車。
抵達瀑布區,欣賞烏來瀑布,就在瀑布區自由活動,大人閒坐聊天,小孩則在廣場追逐嬉戲。我趁空檔,去拍攝附近的相關景點。回程,大家決定改採走路,1.6公里的下坡路,約20分鐘,即可走回攬勝大橋。
小東則回程仍吵著要搭台車,我呢?加九寮步道來回已走五公里,在烏來瀑布區又爬上爬下,頗覺得腿酸體疲,於是順著小東意思,同搭台車返回攬勝大橋。老婆也跟著上台車照顧小東。
今天烏來行,不只我走了五、六公里路,母親從加九寮拱橋走完加九寮步道(2.5公里),再走至烏來商店街及台車站(約1公里)。回程再從烏來瀑布走1.6公里路下山,算起來也足足走了五公里路。
加九寮步道及烏來瀑布風景區,都是風景舊識,我的旅記早有記述。所以這趟烏來之遊,風景本身倒沒有什麼可特別著墨的,而看到孩子羽翼漸豐,母親老當益壯,老幼步伐都穩健,此才是今日心情之佳處。
【文章來源: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