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Tony提供;日期:2010.06.02(寫於2010.06.06)】

鬼子瀨尖(遠處最尖聳的山峰)
鬼子瀨尖,是坪林三尖之一,乍聽到這樣的山名,就可猜想這座山令人生畏,否則當地人不會用「鬼子」來命名了。

我來坪林旅遊多年,喜歡這裡的好山好水,但或許是先入為主的印象,對於雪山隧道口遠後方這座尖聳的鬼子瀨尖,從未曾認真的留意過。

近日閱讀到山友李兄的《早安登山》網誌,推翻了我對這座山的刻板印象,原來鬼子瀨尖已不是我想像中的荒山冷徑,如今沿途多已鋪設完善的枕木或木板土階,是一條路徑及指標都清楚的登山步道,而登山口就在茶業博物館旁,讀之令人怦然心動。

一大清早,先送女兒上學,再從內湖出發,約二十分鐘,已穿過彭山隧道,翩然來到坪林。抵達茶業博物館,步下車,便感受到坪林山城清晨的清新空氣;博物館前 的坪林拱橋旁,水濱樹上棲息的鳥兒,或立於溪忙覓食,或停佇枝巢交頭接耳舞翅嬉戲。賞鳥人也起了大早,在橋上或路旁架起高倍數望遠相機,攝取鳥姿。這裡的 北勢溪畔,至少棲息了一、兩百隻鳥,以鷺科居多,將綠樹頭上點綴白朵朵點。

坪林生態園區觀景平台
茶業博物館右旁的坪林石雕公園入口有大尾山登山步道導覽圖。這條步道全長3.2公里,鬼子瀨尖位於1.9公里處,登頂時間約須一個小時。

進入石雕公園,沿著步道,順遊茶業博物館後方的坪林生態園區,觀賞園內種植的各種茶樹及園景,然後往上走,穿過柳杉林區,爬到山腰上的觀景平台。此處居高臨下,為眺覽坪林山水的好景點。

觀景台後方有卵石鋪成碎石子階梯往上走,抵達步道盡頭,即進入森林小徑。從此走於林間,落葉泥徑,頗有幽意,一路爬坡,陡坡都鋪有枕木階,偶遇稍緩的山路,但隨即又是陡升的枕木階,愈爬愈高。

爬上一稜線高處,路旁出現一片群聚的雙扇蕨。雙扇蕨低矮,因而出現一展望點,正遙見北宜高速公路朝此山而來,坪林交流道就在下方,這裡約位於雪山隧道的上方,隧道就在腳下的三百公尺深處。

續行,抵達更高處後,山徑轉為下坡路,如此上下兩、三座小山頭,腳力盡出,汗水淋漓,頗覺暢快。山行至此,未見人跡,然因山徑迷人,路況良好,令人陶然其間,而不覺得已漸近鬼子瀨尖。

經過一水泥界柱之後,又穿越一大片竹林。竹林區最易令人迷路,如今已鋪設木階,蛻變成幽雅林徑。通過後,不久便是最後的攻頂陡坡,須拉繩爬上,但最陡處亦已鋪設枕木階,所以順利的登頂鬼子瀨尖。總計花了80分鐘。

鬼子瀨尖,海拔636公尺,有一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基石。山頂僅一隅有展望,遙見北宜高速公路穿出彭山隧道,蛇向坪林而來。山頂有數棵松杉之樹,不知其名,應是當年日本人造林的遺跡。

鬼子瀨尖,又名「大尾山」,所以這條登山步道名為「大尾山步道」。鬼子瀨尖,山名起源為何?我找不到確切的說法。但從坪林的拓墾歷史來尋找 蛛絲馬跡,則大約可想而知。坪林的開拓,本由北勢溪岸的平坦地,漸次向山區高處拓墾,拓墾初期,凶險未測,在坪林居民眼裡,鬼子瀨尖便有如鬼魅般,而如今 此山南側的山地區,已開闢百年以上,茶園農家,歲月昇平,不再洶洶擾嚷,於是較合宜的大尾山稱呼便取代了鬼子瀨尖。

若只登鬼子瀨尖,則應以原路折返為佳。我想完整的走完大尾山步道,於是仍向前行。經過一小段稜線起伏路,接著轉為下坡路,走來更愜意。約15分鐘,通過茶 園,進入柳杉區,夏蟬鳴聲如笛,不久便出林道,接水泥產業道路。左側有條岔路,可通往坪林三尖的源茂山及和尚髻山,一次連登坪林三尖,已屬健腳豪傑之士, 非我所敢盼想。

沿著馬路下行,來到了大湖尾這山區聚落,從此地還要走三公里的產業道路,才能返抵坪林茶業博物館。幸好今日天氣陰涼,若遇艷陽天,則山客應有悔。

大湖尾,是指山中平地尾端的聚落。大湖尾拓墾的時間較晚,直到光緒初年,才有泉州人王粉來此開闢。後來行政區被劃入水聳淒坑,所以此地民宅門牌都使用冷聳淒坑的地名。

水聳淒坑,在日治時期是當地庄名,冷聳淒坑庄範圍頗廣,從山腳下臨近坪林茶業博物館的大湖尾產業道路延伸至尾端的這處聚落,整個山區都屬於水聳淒坑庄。

水聳淒坑,地名頗奇特,是指坑谷水流急湍的意思。淒聳,閩南語音為「ㄑㄧ  ㄑㄧㄤ ˇ」,形容瀑布或急湍水由高處往下沖的衝擊聲。由此看來,最早期的地名可能是「水淒聳坑」或「水聳坑」。後來寫成「水聳淒坑」,可能是以漢字記錄地名時, 將「淒聳」寫成了「聳淒」了。是否如此,已無法得知。

沿著大湖尾產業道路下行,就可實地體會水聳淒坑地名的意義了。這裡由於山勢較陡,水聳淒坑溪的落差大,水流頗急,水聲淙淙,沿途還可看見小瀑布,走過時,果然「ㄑㄧ  ㄑㄧㄤ ˇ」淙聲縈繞耳際。

走柏油路,畢竟無聊。走到半路,望見下方山谷的水聳淒坑溪,旁有青青草地及步道,那就是水聳淒坑溪步道了。馬路再迂迴盤繞,竟與水聳淒坑溪步道逐漸接近, 僅相距約百公尺而已。發現馬路旁有小石階可通往下方的農園,而農園矮籬之外,就是水聳淒坑溪步道了。於是取道農園,穿過芭焦樹及小竹林,改走水聳淒坑溪步 道下山。

水聳淒坑溪步道
水聳淒坑溪步道長約1公里,沿途草色青青,景致不俗。不過由於溪床落差大,水流急,因此溪岸設護欄,溪床多有攔砂壩,故不易親水,溪流亦難見魚蹤,所以較難得到遊客青睞,步道氣氛冷淒。

約15分鐘,抵達水聳淒坑橋,步道至此與大湖尾產業道路相會。續往下走,約七、八分鐘,即返抵坪林茶業博物館。

山友李兄旅記提及橋頭步道入口處有一捐橋古碑,就座落於「山水龍吟」招牌後旁橋頭的步道入口。昭和11年(1936),當地民眾捐錢修造水聳淒坑橋,在橋頭(1936)豎立這塊石碑以為紀念。如今舊橋已改建為現代水泥橋,而石碑仍保存於橋頭。

石碑古樸有致,雖歷經歲月磨痕,碑文仍清晰可讀,上面刻著的姓名,大半為鍾姓人家,見證了水聳淒坑的拓墾歷史。道光初年(1820s),泉州鍾姓人家最先進入此地拓墾。百年之後,鍾姓人家仍是水聳淒坑的大姓人家,反映於這塊修橋古碑上。

古碑保存至今,轉眼又近百年。今日水聳淒坑的鍾姓子弟見此古碑及先人姓名,懷想祖先,渡大海,入荒陬,將此鬼瀨山區化為坪林大尾,內心應當有所感念與啟發。

詳細旅行地圖

【文章來源: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OT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